本期关注
西厢村,是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全镇条件最差、四面环山的一个村,当前常住人口平均年龄55岁。2018年,南江县根据该村条件明确了西厢村农文旅结合的产业方向。从此,打造“网红村”成为该村的梦想。
西厢村的梦想并非个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网红村”的出现,让无数“西厢村们”看到了一条发展快车道——以关注度吸引城市资本、人才和技术下乡,进而有效激活乡村资源和主体,完成乡村逆袭。

为啥想红?村里有知名度,村民增收才有望
月31日,西厢村村道边小店,饭桌上的气氛因为当地的特色美食鱼辣子变得热络起来。这是一种将杂鱼切碎后用油炸酥,和辣椒爆炒而成的佐餐小菜,拿来拌饭能吃一大碗。“村里邀请了《舌尖上的中国》团队,专门拍这个鱼辣子!”“我们要打造中国最大的萤火虫村!”……很难想象他们聊的,是门外那个全镇最后一个通村道、“年轻人都跑光了”的贫困村。
啥是“网红村”?当天中午,西厢村里李明华家娶媳妇。坝坝宴上,记者和村民聊起这个话题。“网红村?我今年62岁了,搞不懂上网这些。”村民岳俊贵连连摇头,一旁年轻人就起哄,“啥子上网喔!网红村,就是我们村要在网上(把名头)整响亮,让大家都晓得、都来耍。”一位叫岳奎的年轻人笑言。【详细】

凭什么红?要红并不难,但要持续获得关注还得有“底气”
西厢村好久可以成“网红”?有人认为应尽早宣传,毕竟“网红”不是一天就能宣传起来的;陈小军则认为太早了些,“村子还没打造好,外人来后看了觉得不好,咋办?”
成名要不要快?“名气”和“底气”,到底该先追求哪个?
记者为此采访了省内3个“网红村”——成都郫都区战旗村、蒲江明月村、崇州五星村。其相关负责人答案惊人一致:该从积累“底气”入手,“名气”更像是过程中的副产品。甘溪镇(明月村所在镇)党委副书记李忠海介绍,明月村基本没有宣传经费,主要靠口碑吸引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再以名气反哺乡村发展。【详细】

如何走红?“网红村”打造需要“权力不任性”
实地走一圈后,记者发现西厢村和王才华讲的有些不一样。
他描述的西厢村,是以萤火虫为主题的“文艺范”。“傍晚顺着步道走进森林,爬过一个小坡,眼前突然出现上万只在林间飞舞的萤火虫,浪漫而震撼。”王才华介绍,将围绕萤火虫延伸住宿、游览、衍生品等业态。如今村里已建成露营小木屋和萤火虫养殖大棚,明年内将培育30万只萤火虫。
但记者在村里看到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学范”。村口介绍牌上写着要打造“国际文学小镇”。从村道边到民宿,随处可见朱自清、巴金等文化名人的介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