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富饶文明主谐安宁河谷”的重大决策和州委、州政府推进西昌“两点四线”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西昌市坚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市财政投资800万元,实施西昌市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整治工程,扎实有序地推进西昌市村农村建设工作。 进入10月西昌市新农村建设项目风貌打造一期工程正式实施,此次风貌的范围,北起西昌市月华乡,经礼州、兴胜、安宁、西乡、小庙、马道、经久、黄联关,南至黄水乡共10个乡镇,沿泸黄高速公路两侧各100米范围涉及的村组、移民点和学校、企事业等单位。风貌打造的内容主要为高速公路两侧100米可视范围的1968户、2904间(套)483824.75平方米的建筑物进行打造,使高速公路两侧风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有明显改观。 西昌市委、市政府将泸黄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整治作为全市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新的亮点工程,迅速成立了由州委常委、市委书记邓显祥为第一组长的西昌市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本乡镇打造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所在乡镇风貌打造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制定本乡镇工程预算,实施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将推进风貌打造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通过充分利用宣传栏、动员会、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宣传教育活动,西昌市风貌整治工作家喻户晓,农户的思想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形成了广大群众关心整治、参与整治的生动局面。 通过示范引领,风貌打造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并初见成效。西昌市黄联关镇将大德村打造成“川西南客家文化第一村”。月华乡、兴胜乡等树立示范户典型,农户的房屋改造后达到青瓦屋面,白色屋脊,白色瓦口,白色墙面朱红边带、吊檐,墙脚色青,山墙朱红骨架的良好效果。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