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在线首页 >> 凉山频道 >> 西昌 >> 正文

开放西昌 工业强市 合作共赢的开发模式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09-11-18 11:19:58 ) 来源:凉山日报
 

   2007年8月以来,“西昌速度”这个名词被反复提及。连续一个月,33个项目落户西昌市。如此高密度的项目投入,开启了西昌市项目发展的历史先河,并由此缔造出了经济发展的“西昌速度”。
  这是近年来西昌市紧紧围绕“开放西昌”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围绕资源优势,以园区为基础构筑招商引资平台,盯牢国内外品牌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的结果。
  2008年,西昌市全年引进外资企业25个,到位州外、国内资金14.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获得凉山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第一名和招商引资增幅第七名。2009年1—9月引进大型项目17个,实现招商引资52亿元,完成州下达全年考核目标的226%。
  成凉合作 西昌市签约项目14个
  今年6月,以四川省经济十强县之首双流县和国内著名企业保定天威集团为代表的8个地区和企业,纷纷与西昌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6月28日,成都、凉山两市州政府签署《成都—凉山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签署了10项合作协议,西昌市一举拿下了其中8个。
  在这8个大项目中,涉及清洁能源项目3个,现代农业项目两个,食品医药项目两个,林产品加工项目1个。在这8个项目中,西昌市与成都市双流县及保定天威集团的合作尤为引人瞩目。
  此次双流县之所以与西昌达成合作,正是看中了西昌具有丰富的日照资源和发达的电力输送网络,在太阳能、风能应用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开放的西昌,投资的热土,合作共赢模式渐入佳境。今年1—9月,全市实现招商引资52亿元,完成州下达全年考核目标的226%。成凉工业园区成功引进晶康高技术等十几家企业,签约项目14个,签约金额16亿元。
  目前,随着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地,以水电八局、中冶实久、华夏集团为代表的制造产业,以攀钢钒钛、瑞康钛业、帝鑫钒钛为代表的钒钛产业,以沃尔玛、肯德基、重百集团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以凯宾斯基、宜必斯、邛海麓镇等为代表的宾馆旅游产业,以航天水泥、巨鑫混凝土搅拌站、鼎祥混凝土外加剂项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在西昌迅速崛起。
  招商引资 西昌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大招商催生大产业。围绕资源优势,寻求产业带动强、资金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品牌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2007年以来,西昌市招商引资项目63个,到位资金80亿元。平均每年有20个以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升级一批传统产业。
  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重点突出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引进工作,增强开放意识,树立双赢理念、亲商理念,迅速组建管委会专业招商团队,坚持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协作伙伴联合招商、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招商模式。
  近年来,西昌市投资的硬、软环境得到充分改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通讯、金融、物流仓储条件。西昌市定期召开银企政联席会,积极打造融资平台。目前,仅国家开发银行一家与西昌市签署的授信额度就达每年3亿元。打造经久工业园区、北工业园区,为项目落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承载平台。园区管理工作以“5+2”、“白+黑”为原则,不论时间、地点,不论节假日为企业服务,排解企业的困难,保障了企业在金融贷款、电力供应、治安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大开放拓展大市场。西昌正以开放的姿态、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融入外部经济。
  新钢业、航天水泥的生产影响着攀西乃至西南地区的钢材水泥价格,水电八局生产的水电设备畅销东南亚,龙形钢球厂的耐磨钢球远销澳大利亚,东洋良在的特殊合金出口日本,豪吉集团产品远销东盟各国,好医生、富万利的石榴汁出口欧美并获美国免检认证,天喜园艺的花卉主销北京、昆明、西安等大城市并出口韩日,攀星公司的月城泰香等优质品牌大米畅销成渝各大超市,邛海水产公司的鱼虾蟹每年销往成都、昆明、上海等地万吨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项目最终带动了西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2008年,全市有个体户2.25万户,私营企业1561户,增加值74.83亿元,占全市GDP半壁江山。三牧乳业成为攀西地区最大乳制品加工企业,年产值1亿元,华宁公司成为全省最大蛋鸡养殖企业,年产值1.5亿元。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