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西昌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玉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东,率交通、水利、建设等相关负责人先后到大箐乡白庙村、黄联关镇大德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点和琅环灾后重建现场调研。 据了解,西昌市以今年“城乡建设年”为契机,结合省、州 “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和“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西昌”等战略目标,大力推进西昌新农村建设工作。被纳入凉山州4个重点彝区“三房”危房改造示范点之一的大箐乡白庙村以基础设施建设、旧房风貌改造、新区建设、产业支撑为重点,从农田水利,主干、入户道路,环境绿化,风貌改造等多个方面按照相关规划设计正在统一施工建设中。目前,旧房改造及房屋风貌打造初见成效,水利基础设施、入村主干道、村落绿化工程正有序推进。以石榴产业为基础,“突出客家文化的乡村旅游新景区”为目标,黄联关镇大德村将打造“川西南客家文化第一村”。 改造后的大德民居,楼顶遵照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和意愿,以红色琉璃瓦为主的民居建筑别具特色。西昌市在开展民居风貌整治暨综合配套项目建设中不仅体现出了各乡镇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解决了当地群众致富门路缺乏、文化休闲娱乐等问题,新农村建设在顺民意得民心中稳步推进。 “把琅环建设成为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镇。”是西昌市委、市政府对琅环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如今,琅环河堤已经全部竣工并经受雨季检验,30多户统规自建的居民楼正建设得如火如荼。“汽车站什么时候进场?道路建设什么时候完工?要有规范化的农贸市场供老百姓生产交易!”参照琅环规划设计图,李俊实地指出按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琅环在污水处理、绿化配套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诸多问题。提出:“灾后重建对琅环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各部门要抢抓机遇全力配合琅环灾后重建项目,建设优美富饶的新琅环,扎实推进西昌新农村建设。”
(杨玲玲)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