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北靠海南乡;西与洛古坡乡为邻;南伴普格县五道箐乡、特尔果乡及安哈镇。地处省道212西巧公路15公里两侧。境内全是山地,最高海拔2925米,最低1720米,森林覆盖率高,牧草资源丰富,气候属于典型的横断山区气候。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洋芋、荞子为主;养殖业以猪、羊、牛、鸡为主;农业经营方式仍为传统的小农经营,均未形成规模。总人口2448人,512户,耕地面积4226亩,经济总收入635万,人均纯收入3075元。 根据上级政府关于三房改造的规划和安排,该乡党委、政府经过通盘考察和专家科学论证,决定把居住在西巧公路15公里两侧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条件具备的大箐乡白庙村一组144户,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房改造重点对象开发打造。 白庙村一组总人口587人,户数144户,人均纯收入3075元。按照州、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白庙村一组村民提出的项目意愿,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人畜饮水、通组公路、养种植业等建设内容为项目框架。对白庙村一组进行五改:改房、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四治:治愚、治脏、治乱、治差;三化:厨房清洁化、厕所标准化、圈舍独立化;一通:通路;一点: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点。 房屋改造。重点“三房”示范点房屋改造户144户,通过改造达到人畜分居,改圈、改厨、改厕、开窗通风透气,并具备浓郁的民族特色。 白庙村入户道路建设。新建入户道路3120米,解决全组群众的交通运输困难,为发展生产和商品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白庙村一组前期房屋、道路、绿化、农田水利建设等规划已经完成;危房已经拆除,沼气池已经放线开挖完成。其余各项工作正在市委、政府各级部门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道路、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完成,三房改造已经进入收尾工作。 通过工程实施,全村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持续高于全乡平均水平,村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到2012年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40平方米,固定电话、电视普及率分别达到80%、90%;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使新型能源和新型节能模式的普及率达到95%。 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95%的青年农民至少掌握一项专业技术,90%的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使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初中阶段普及率达到100%。 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进行新居建设,改善人畜居住环境;实施村组绿化工程,公共绿化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80%。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