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在线首页 >> 凉山频道 >> 西昌 >> 正文

在西昌定居 与春天为伴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10-1-2 13:29:05 ) 来源:凉山日报
 

  

近年来,来凉山的外国人日益增多,有数据显示,常住西昌的外国人数量居全省前列

 工作来西昌,留学来西昌,旅游来西昌——近年来,前来凉山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凉山州外国人活动量、常住量名列全省前茅,其中,又以春天栖息的城市——西昌居多。“老外”在西昌不再仅是火把节等大型活动上的惊鸿一瞥,有不少的外国友人选择了西昌常住,与春天为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昌的外国友人,都有一份浓浓的西昌情缘。
  类型A:倾慕已久型
  32岁的安瑞是美国田纳西州人。从学习中文开始,这位美国“大男孩”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吸引,他遍查资料,并实地考察了中国内陆许多地方,最终,安瑞举家来到了西昌,可谓是对西昌倾慕已久。
  2004年9月,安瑞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了西昌学院学习中文,自此开始了与西昌的“情缘”,本来只打算待两年的安瑞一家在西昌一住就是5年多,最近,更是有了想要扎根的念头——安瑞取得了外商独资企业的营业执照,一家国际商务咨询公司正在安瑞的带领下筹备开业,这是安瑞和4名美国朋友的心血。
  “我开这个公司,提供翻译、商务和旅游咨询等服务,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更多的外国人。”安瑞表示,至少5年内他不会离开西昌。
  2000年,学习中文开始在安瑞周围成为流行,他接触了很多的中国电影和书籍,对中国的文化、人文、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互联网上一查:西昌的气候优越、城市氛围轻松是个适合居家的地方,所以,安瑞毫不犹豫的就来了,来了以后西昌并没有让他失望——他发现凉山的彝族文化更让他感兴趣。2008年初,安瑞正式开始了彝语学习并聘请了家教,听大量的彝语磁带,目前,安瑞已经能用地道的彝语发音进行简单的交流,这让他非常高兴。
  今年,安瑞的大儿子已经5岁,出生在中国的小女儿3岁,两个小精灵都能够用流利的汉语与本地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西昌的外国朋友,安瑞几乎都认识,美国的、德国的、澳大利亚的……安瑞与他的60多位外国朋友生活在西昌,他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春天栖息的城市。
  类型B:一见倾心型
  在文汇路的一个幽静的小区,记者找到了来自南斯拉夫的祖孙三人,她们就是威拉•多丽斯卡、女儿亚斯密•马和外孙女马彬伊。
  与西昌的结缘,源自祖孙三人的泸沽湖之行,随后,她们来到西昌,并在这里长住了下来。
  亚斯密•马是中国媳妇,丈夫马聚是个生意人,生于甘肃兰州,两人相识、相恋在突尼斯。2003年夏天,回国打拼出一片天地的马聚将妻子亚斯密接到兰州,而此时他们的女儿马彬伊已经6岁了。一年后,为帮助女儿和孙女能在中国安心生活下来,母亲威拉也飞到了兰州。
  “2006年春节的时候,我们还住在甘肃兰州,一个台湾朋友告诉我们,凉山的泸沽湖是个美丽的地方,后来我们就来了。”亚斯密•马乐呵呵地表示。与泸沽湖有缘,自然也会和西昌产生感情。一来二去之间,威拉祖孙三人在凉山的朋友越来越多,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她们多次到西昌旅行。西昌,让威拉放不下,让亚斯密很留恋,让马彬伊舍不得。2008年2月,祖孙三人决定在西昌居住下来,马彬伊也从兰州转学到了西昌。
  威拉和女儿都毕业于美术学院,从来没有放弃对绘画艺术创作的追求,在外婆、妈妈的熏陶下,小小年纪的马彬伊也画得有模有样。在西昌的这段日子里,威拉祖孙三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和多幅作品表现的是彝族文化和玛雅文化的融合体,给人极强的冲击力和时代感。她们认为,彝族乐观、勇敢,热爱生活,特别崇尚火,与玛雅文化有相通之处。
  “西昌的天气好,能经常见到灿烂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且还能为我们的创作带来许多灵感。”亚斯密说,她早已喜欢上这座有山有水、繁华而不嘈杂的城市,而对这里彝民族的火把节、彝族年等传统节日早有耳闻,但还没有亲身参与体验,始终觉得是一个遗憾。
  “关键是这里的人很好,对我们很友善。”威拉表示,她们近期就要在西昌买房打算长住下去。
  魅力解读:五彩凉山 风情浓厚
  据凉山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马友体介绍,近年来,来凉山的外国人日益增多,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凉山州外国人活动量和长住数量名列全省第五,长住在凉山(以西昌为主)的外国人有212名,而2009年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已经办理各类签证300多个。
  西昌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日渐以成熟的条件和发展的姿态融入更为广阔的世界,兼容并包,走出去请进来。目前,前来凉山的外国人分成几大类:西昌学院留学生以及各中小学的外籍教师;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独资或合资企业职工;来西昌旅游后定居在西昌的外国人;临时前来的外国人,如探亲、医疗合作项目等人员。
  为什么来中国?答案很简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吸引和诱惑太多。
  为什么选择西昌?每个人都有他的答案,但是归结起来就是——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办三创”以后,西昌成功成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城市形象及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坚定了其为凉山政治、文化、经济和旅游中心的地位,同时,市委、市政府以“春天栖息的城市”为口号大力宣传,为西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当人们前来发现所言不虚、名不虚传以后,西昌便爆发了强烈的吸引力。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