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人民政府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与双流县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制造与应用示范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以来,西昌全力出击,全面启动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工作。截至2009年12月,西昌市新能源项目签约金额已达48亿元! 2009年12月,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达成《哥本哈根协议》,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之路越来越成为各国共识。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示了用政府行为推动低碳经济的责任感,会议期间发布的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受到世界各国的热切关注。为完成上述减排目标,2009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推出以及《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全国各地新能源利用项目纷纷上马,特别是西部开发太阳能的热情高涨,西昌也用极大的热情加入了这一新能源利用热潮。 2009年6月28日,成都凉山区域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西昌成功召开,双流县人民政府和西昌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制造与应用示范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吹响了西昌市新能源开发利用“集结号”。双方将共同设计和编制新能源项目并根据需要共同向国家相关部委和省政府争取立项及其有关的政策支持,整个项目分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基地两个版块,分别在双流和西昌组织实施。西昌市委、市政府立足西昌市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响亮提出“发展新能源、建设绿色西昌”,全面启动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工作,力争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西部最大的新能源基地。 为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西昌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罗文全为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依托成凉合作招商平台,先后派员参加了欧盟亚太生态环境建设论坛会、2009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太阳能展览会、成凉区域合作项目推介会、第十届西博会,广发英雄帖,诚邀天下有识之士共谋发展。看好新能源发展规划中风能发电到2020年规模由2007年初的3000万千瓦调整到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规模由180万千瓦调整到上千万千瓦的大好前景,因为西昌市“阳光城”的美誉及与我国其它同纬度地区相比,光热光伏和风能资源具有较大优势,国内外新能源巨头纷至沓来:太阳能、风能利用方面,法国生态集团、保定天威、中国大唐集团、北京京东方、中广核、阿波罗、中国兴业高层人士赴昌考察交流、对接磋商;生物质能方面,香港绿色东方、盈信天地、环宇新能源负责人前来谈判。一时间,新能源开发利用潮涌西昌,西昌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一块“风水宝地”。项目选址、签署协议、收集数据、编制可研、上报审批……投资近18亿元的10MW屋顶建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10MW光热发电站建设项目和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于2009年6月落户西昌;随着西南首台测光仪投入使用,投资近30亿元的100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于2009年12月全面拉开序幕。截至12月3日,西昌市新能源项目签约金额已达48亿元。 回顾过去,西昌市家家户户房顶上太阳能热水器的“无限风光”和邛海月亮湾、观海湾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城区的太阳能交通警示灯,黄水乡的风能发电试验,曾让西昌人无比骄傲与自豪;展望未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已掀开新的一页,正如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所言:“我们在过去几轮工业革命中都落后了,和世界差距很大,但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完全有可能站在世界前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昌一定能建成国家级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成为中国西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领跑者。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