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长安路为界,把西昌市分为上下两个半城的话,那么西昌市几所主要的中小学都集中在上半城,一中、二中、民中,一小、二小、四小和五小。这些学校几乎都是西昌市的老牌学校。名气大,教学质量高。而在下半城,就几乎没有什么学校了。如果以下半城为起点,往南、往西、往东延伸,也就是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就更看不到学校的影子。 这是西昌市目前的学校布局。 再看西昌市的人口,1987年的人口是47万,1999年是54万,到现在已经达到了60余万。但作为城市基础构成的学校几乎没有增加。 这是西昌市面临的民生任务。 2009年12月29日,西昌阳光实验学校奠基开工。这所总投资超过1.3亿元、占地141亩、总建筑面积69862平方米的学校,含小学部和中学部。这所学校可以解决前面说的城南新区市民子女入学难问题。 再看看新建学校的位置:航天大道东延线,紧邻火把广场,面向邛海,背靠湿地公园。这是一块黄金宝地。如果按西昌市目前四五百万一亩的地价算,这块地没有5个亿拿不下来。 拿出这样一块好地来建学校,可见西昌市办学的决心。 “这肯定是一块开发商筑楼的黄金地块,但更是一个完美的读书地!我们的态度很简单,要把最好的地块给学校!”西昌市副市长朱明说。 把最好的地块给学校!2009年西昌市的民生建设就是以这样的理念推进——搞最好的民生建设! 保障投入是最好的民生 2009年4月,西昌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速文明和谐跨越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并确定了当年要进行的一批民生工程。这批民生工程包括了教育民生工程、卫生民生工程、文化民生工程、社会民生工程、安居民生工程、平安民生工程等。从报告中给出的计划投入看,这几大民生工程的总投入已近10亿元。 而2008年,西昌市的一般预算总收入12.1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5亿元。即便是剔除几大民生工程投入中的中央、省、州的投入,西昌市的地方财政也要拿出相当一笔钱投入到民生建设中。 以2008年这样的财政基数要做出近10个亿的民生工程,可以看出,民生建设在西昌市的发展中占据的沉甸甸的分量。 到2009年10月份,西昌市就已经有3.18亿元投向8大民生工程,完成了30个子项目中的18个。到2009年年底,西昌市共投入4亿元实施8大民生工程。30个子项目中的26个提前完成。 严格地讲,尽管西昌市近年来一直以强劲的发展态势高歌猛进,财政收入连年都呈现出高位增长的势头。但也正因为处在一个非常的发展时期,处处需要投入。所以西昌市的财政现在还不是“不差钱”。 2009年,预计西昌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是15.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1.01亿元。而民生这一块的总投入是4个亿。 分析西昌市已经过去的2009年财政支出,什么是最好的民生一目了然——充足的投入保障了最好的民生工程。 舒心是最好的民生 就近入学,就近就医,不用换车赶车跑断腿。舒心是最好的民生工程。 2009年,西昌市的民生工程有着更多的人性关怀。 礼州镇和琅环乡是两个距离西昌市中心有数十公里的乡镇。进城就医不方便当然也就成为事实。但在当地的卫生院看病、就医环境又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情况在全市各乡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2009年,西昌市启动了13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总投资达435万元,全部工程预计到2010年7月全面完成。而投资104万元的琅环乡卫生院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2010年3月就可以竣工。投资260万元的礼州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也于2009年11月开工。 农村小病不进城,城里小病不出社区。2009年,西昌市西城社区、北城社区等社区服务中心业务楼也都完成了主体工程。 西昌市卫生局有一个统计,2009年1—11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服务人数20.2582万人次。 不仅是看病就医让人舒心,还有廉租房建设、敬老院建设,还有农民工就业培训、下岗再就业等等。2009年,民生建设已经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而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责任。 和谐是最好的民生 和发展一样,民生建设的最后指向是和谐。这是一个充满责任和爱心的城市品质。 2009年,归还了“普九”最后的一笔212万元的欠债。至此,经过2007年、2008年和2009年3年,西昌市共归还了7515万元,彻底化解了全市的“普九”欠债。政府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和谐是什么,就是让这个城市的人舒心、畅心、安心。这是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根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当年那些拿出自己的钱支持了西昌市教育事业的人们心中对这个城市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今天,政府兑现自己的承诺,则是对这个城市市民的责任。这应该是对和谐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邓显祥在总结西昌市的民生建设时,特别突出了和谐概念。他认为,只有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构建和谐西昌的重要举措,摆上突出位置,才能够真正推进民生建设。 这是西昌市最好的民生的最佳注脚。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