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奔向城市“二次跨越” 1月18日、19日,西昌市政协、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相继隆重开幕,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分组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邓显祥,还是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俊,在各小组听取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建议时,不约而同地提到西昌市的城市建设,并对西昌市的“二次跨越”充满期待。 去年以来,关于西昌城市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得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二次跨越”。众所周知,2006年西昌市通过“一办三创”这一伟大的发展机遇,城市建设提前了5到10年,因此这一年是西昌市城市发展的“第一次跨越”。 光阴荏苒,西昌市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又是几个春秋,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于是,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以2011年雅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为倒计时,推动西昌城市建设第二次跨越,建设繁荣开放、文明秀美新西昌的城市发展新目标。 西昌市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西昌加快建设“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和“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的战略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使西昌城市上档升级。 “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邓显祥书记、李俊市长谈到西昌的城市建设,指出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做好规划,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将工作落到实处。 没有基础,就没有发展。在过去的一年,西昌市在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成效显著的工作,为城市二次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进行了污水处理厂二、三级配套管网工程。西昌市投资740万元完成了长安南路、人和路、长富路、航天路下段等的截污管道建设;同时完成了16个截污口的施工改造;完成200万元的第一标段工程配套管网工程;完成4500万元滨河路2公里的城市截污干管建设;预计投资2000万元的邛海西侧二、三级截污干管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 一年来,西昌市供排水公司各厂改造机械设备,对各厂液位计进行更换,对西河工地沉沙池排泥系统予以改造,完成长宁水站行车梁的改造,完成三水厂大门的改造。全年共安装供水管道25190米,维修、抢修城区自来水管道1500处/次。1万吨邛海污水处理厂和5万吨小庙污水处理厂全年处理污水2093.88万吨。城市供水1760万吨,综合水质合格率达99%以上。 其次,城市亮化工程点亮西昌夜景。投资388万元,完成了迎宾路四公里半至火把广场108组中华灯、三岔口南路凉山卫校至金财大厦42组中华灯的更换,以及三岔口西路至大巷口下街至长安路长板桥176盏路灯更换。 完成新建一环路东段仿古灯118盏,高速路口高杆灯、航天大道东、西河桥中杆灯、海河桥转盘中杆灯、410厂路口中杆灯等14盏。投资98万元,将迎宾路、长安路、大巷口等街道拆换下来的灯具共计185组,安装在宁远桥街、新市场、春城东路、仁和路、啤酒厂路、长富路等背街背巷,解决了部分长期无路灯的路段夜间照明问题。 同时,坚持路灯管理维护制度,认真做好路灯巡查及维修工作,发现故障及时排查处理,确保亮灯率达97%以上。2009年1月至9月,全市投入巡查人次约1600人次,雇请民兵8名对机场路路灯设施进行24小时守护;维修更换光源6548只、电器850只、灯具60个,修复被撞路灯42组,维修线路故障108起、配电箱故障32起。 此外,加强了市政、园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全年巡查发现并恢复被盗及损坏的污水井盖126个、下水道沟盖板82块,清掏下水道堵塞80余次。并通知电力、电信、水厂等单位恢复井盖312个。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