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县,西昌市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向一批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发放了养老金。据悉,今年西昌市37个乡镇共4万多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群众将享受到新农保政策。 家住西昌市西郊乡瑶山村7组的高建英今年66岁,在经过身份确认、签字等程序后,她顺利地从西昌市领导手中接过了由农行西昌市支行代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待遇存折。成为西昌市第一个领取农村养老保险金的群众,高建英高兴不已:“今天来开这个会,头天晚上就睡不着,心里头简直高兴得很,眼泪水都出来了。领到这些钱,我们每一个月都可以出去耍几次,也减轻了儿女的负担。” 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受益的不止高建英一人。农村群众在实现“种田不缴税、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用愁”的目标。从当天起,西昌市37个乡镇共4万多名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老人,本人可不缴费,只要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后,都可直接享受由中央财政支付、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即每年增加660元的收入。 西昌市西郊乡农民刘光慧说:“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是说不出来的高兴。大家都争着去办手续,半天时间就把手续办完了。” 西昌市作为凉山州唯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在试点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参保相结合,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西昌市户籍的农村居民都可以自愿参保。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按相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参保人自主选择,多缴多得,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4个档次,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基本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于农村重度残疾人按照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政府承担最低缴费档次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的80%。 据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凉山州将根据西昌市的试点情况,将在其余的16个县进行逐步推广,最后惠及凉山州各族农村群众,提高农村居民老年生活水平。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