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7天,西昌市共接待游客91.69万人次,同比增长6.22%,其中,过夜游客11.98万人次,同比增长4.12%;一日游游客79.71万人次,同比增长6.55%; ——实现旅游收入2007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4%; ——无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发生一起旅游投诉已圆满解决,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如同西昌明媚的春光一样,今年西昌春节黄金周就一个字——旺!节日期间,西昌各旅游景点车水马龙,宾馆酒店宾朋满座,旅游市场购销两旺。今年春节黄金周运行安全圆满,假日经济稳步增长,实现开门红,为2010年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早准备 精策划 细运作 为努力实现西昌春节黄金周“开门红”,西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春节黄金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相关单位制定和完善黄金周的总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协作配合,全力以赴抓好今年春节黄金周的各项工作,提高假日公共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为春节黄金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及早准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广泛开展工作:打造各类主题活动,举办各类迎春晚会、民俗文艺表演等;在春节前印制出版了《西昌旅游地图》,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到成都、重庆多次进行“冬春阳光之旅”宣传促销,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西昌的旅游资源、推介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了西昌旅游的吸引力。 为确保节日期间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春节前夕和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管理局、交通、公安、消防、卫生、物价、质监、安监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对宾馆饭店、旅行社、景区(点)、旅游运输、社会餐饮等涉旅企业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州、市旅游局在春节前夕也先后两次联合检查,进一步排查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共组织检查10余次,出动车辆30余台次,检查涉旅企业40余个。 节日期间,西昌市旅游局、景区管理局等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接受游客对道路交通状况、住宿等电话咨询200余人次,及时处理各类涉旅纠纷20余起,协调接案率100%;公安交警开道护航,确保主要干道及重点景区道路的畅通;铁路、公路、民航等部门积极应对旅客出行高峰,适时增发车(班)次,有效缓解了客流高峰的压力;各单位相互协作,形成了黄金周旅游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旅游市场的平稳、和谐、有序。 亮点一: 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为喜迎新春佳节,西昌市委、市政府精心准备,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喜庆浓郁的春节节日氛围,极大地丰富了游客和市民的出游选择。 春节期间,礼州镇积极筹划推出了以“千古一镇康平世,虎岁承祥幸福春”为主题的礼州庙会:庙会开幕式、弥勒佛诞辰庆典、“春暖花开又一年”(赏花灯、猜灯谜等春节传统迎春活动集成)、“古镇雅乐洞经传”(洞经乐团表演)、“南丝绸路的记忆”(传统汉服、民俗工艺及特色小吃展销)、杨祖师诞辰庆典、“百龙百狮舞礼州”(火龙舞动礼州情)、“缘定三生情相牵”(红绳系相思,古树结良缘)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礼州的风土人文,吸引了上万游客到该镇尽情体验乡村过年习俗,成为西昌春节旅游活动的新亮点。 大箐乡精心打造以“千年彝韵 白庙溯源”为主题的白庙村古彝文化节:开山门祈福仪式、民族风情表演为大箐乡白庙村古彝文化节揭开了序幕,苏尼文化、民间乐器、民间歌舞、抢亲婚俗表演,摔跤擂台赛、斗牛、斗鸡等彝族传统体育活动,锅庄舞蹈、达体舞狂欢、乡村歌咏大赛等活动将大箐乡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兴胜乡结合草莓节的开展,专门组织了舞龙、舞狮、腰鼓、秧歌、健身球等民俗表演,“恋恋草莓甜”情人节派对活动,更是让有情人在品味香甜草莓的同时,感受到分外的甜蜜。 安哈镇开展了彝族歌舞表演、摔跤、射弩、手工展示等民俗文化活动,各彝家乐为渲染节日气氛,在节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互动活动(如跳达体舞、品杆杆酒、亲手杀猪、烧烤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裕隆伊斯兰文化艺术节在春节期间开展周末主麻活动。观光游客(回族)在清真寺里主麻,到农家乐品尝回族餐,购买板鹅、板鸭,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此外,川兴、高枧、海南等周边各乡镇春节期间也积极开展洞经音乐、舞龙、舞狮等各项民俗文艺表演以及猜谜、摸佛、跳绳、套圈等“新春游园活动”,让游客体会了原生态文化的纯朴与唯美。 西昌市在春节期间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助兴黄金周,极大地丰富了春节黄金周的旅游内涵,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为增加旅游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乡村游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则为分流游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亮点二: 邛泸景区再现“井喷” 春节黄金周7天,西昌邛海—泸山景区保持了良好的客流量,共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的75%;自驾车20370辆,占全市自驾车接待总数的95%;来昌旅游的省外游客呈上升趋势,占总接待量的28%,同比上升14.39%。 从2月13日大年三十晚上11点,泸山实行交通管制,2月14日年初一12点开始,景区内车辆实行只准出不准进的交通管制;从景区内所有停车场的爆满到各自驾车沿环海路排成的长龙,从游客上厕所、坐公交到就餐、就餐完毕结账的排队,从海面上排成线来回穿梭的游船到“欢乐大家唱”、“智勇冲关”、“猜灯谜”等活动现场的火爆场面,无不体现出今年春节黄金周西昌景区旅游市场的“井喷”。 各项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积极参与。从2月13日晚上,景区在光福寺、青龙寺、灵鹰寺推出的“新年祈福”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迎新祈福;“水上游”、“趣味活动游”更是受到游客的追捧;黄金周期间,海面上尽管风浪较大,但是众多游客就是排长队顶风浪也要到海面上畅然一游,游船排成长线在海面上来回穿梭荡漾,形成海面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景区组织的“欢乐大家唱”、“智勇冲关”、“猜灯谜”等“趣味活动游”的热度更是超乎寻常,异常火爆。 四季呈现让游客倍感欣喜。黄金周期间,景区春、夏、秋、冬四季呈现。前三天,景区艳阳高照,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中午有初夏的感觉,游客一天之中可以感受景区春夏的变化;初四天气开始降温,海风吹过,游客倍感“秋风送爽”;初五突然降雪,一场大雪又把游客一夜之间带进了寒冬腊月。在青龙寺、海南田园,景区到处银装素裹,游客们尽情放飞心情,堆雪人、打雪仗、拍雪景,真是欣喜若狂。 黄金周期间,景区内宾馆、酒店执行挂牌价,不打折,入住率达100%以上;农家乐每天每户平均收入2万元;邛海画舫游船共搭载游客近1.5万人次,收入15万余元。小木船接待旅客6万多人次,收入30多万元;在小渔村、青龙寺、老海亭、观海湾、月亮湾等烧烤广场,摊主生意异常火爆,平均每天收入2000元,最高峰达5000多元。青龙寺景点一家茶摊老板,最高峰一天卖茶、卖烧烤,收入就高达1万多元;仅小渔村停车场,一天接待车辆2000多辆,收入1万多元。青龙寺停车场,最高峰一天接待车辆600多辆,收入3000多元;仅光福寺除夕之夜,功德收入就近20万元。 景区旅游市场的火爆带来的是景区旅游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和老百姓的实惠。 亮点三: 自驾游持续升温 黄金周期间,西昌市迎来了大批自驾车游客,除州内自驾车外,主要来自成、渝两地和攀枝花、云南方向。 2月15日晚,40余辆张贴着“向着太阳出发”统一标志的成都“行游天下”大型自驾车队整齐排列进入西昌,并且在西昌停留4天,成为2010年春节黄金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纵观今年春节黄金周自驾游情况,在人数和车辆增长较大的同时,客源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成、渝两地,节日期间,各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停车场,随处可见挂着安徽、浙江、广东、湖北等外地车牌照的私家车。据统计,春节黄金周共接待自驾车2.1万多辆、7.5万余人。 亮点四: 近郊乡村旅游红火开年 春节期间,近郊游、乡村游成为一日游和短线游的主要方式。游客和市民也纷纷选择近郊游、乡村游作为重要的过节方式。农家乐游客更是应接不暇,位于高枧乡的一家三星级农家乐——奇福乐园每天的游客接待量都在250人以上。兴胜草莓节期间,每天都有游客慕名前往兴胜乡体验休闲采摘乐趣,该乡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 亮点五: 旅游带动性增强 春节黄金周旅游不仅使各涉旅企业大为受益,而且带动了全市商业、餐饮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农业、旅馆业、车站及旅游沿线周边经济的发展,各餐饮点宾朋满桌,各购物店和商场人头攒动,连集贸市场农民出售的蔬菜价格都比平时翻番,实现商业与旅游的紧密结合。辖区内各商家积极开展“迎春购物月”促销活动,推出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吸引众多的市民前来休闲购物,节日的旅游市场呈现出一派购销两旺的热闹景象。 广大商家在参与旅游发展中直接感受到了旅游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据统计,各大宾馆酒店仅春节年夜饭一项,就收入100余万元。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