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在线首页 >> 凉山频道 >> 西昌 >> 正文

“树王”垂暮急救2000多岁九龙古柏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10-3-8 11:16:38 ) 来源:凉山日报
 

   西昌泸山光福寺内的“九龙汉柏”得名于它的形状,九根苍劲的树干形如九条盘旋的巨龙指向苍天,相传为西汉惠帝所植。算起来,这棵柏树已经在泸山脚下顽强生存了2000多年,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家”。记者日前在光福寺左边靠后的“地震碑林”前寻找到了这棵传说中的树王。
  却发现环绕古树的花坛已经失去了踪影,周围裸露的泥土依稀可见古树凌乱的根,是要把这棵树连根拔了?它已经“老去”了吗?还是要给脆弱的老生命搬家?
  原来,这是对它实施“抢救复壮工程”,让它重新焕发生机,留住这个稀有的历史“活化石”。
  柔弱细枝吊命 古树仅存一息
  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苍老的古树目前仅仅在南侧和西北两侧树冠有少量绿枝,与庞大、高耸的枝干相比,这几枝还长着绿叶的细小枝条显得微不足道,仅仅是证明古树依然存活的一个证据。
  树下立着一块用中、英文介绍它的木牌,已经损坏的木牌记录着苍老的生命。据光福寺内僧侣介绍,平常对于“树王”的特殊关照也仅仅限于时有时无的浇水,“我们也不晓得要咋个照顾它。”
  “绿叶是树木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养分的工厂,现在这棵古柏树就相当于一个‘牙齿’已经基本掉光了的‘老人’,野生动物和人攀爬摘枝摘叶,造成本身就很少的枝叶更少了。”参与对古柏树进行诊断的林业专家形象地比喻古树现在的状态。“这株古树作为树木营养输送组织的活皮层,遭到了极其严重损害,养分、水分无法输送到树冠,这就相当于‘人类的血管’遭受到了破坏;根部土壤长期沉积,土层又硬又厚,土壤内的水、肥、气、热等指标不适合根须吸收和生长,同时也影响古树根系‘呼吸’并影响其健康,相当于破坏了古树的‘吸收系统’;长期没有进行养护,土壤缺少维持树木正常生长的有机质和营养肥料——‘古树吃不饱’。现在,这株古树的主干已经干枯。”
  牙齿脱落、血管受损、肠胃吸收功能不全……再加上长期缺少必要的养护,把这棵已经顽强挺立了2000多年的柏树逼迫到了“垂暮”的危险境地,林业专家发出呼吁——九龙古柏已经危在旦夕,迫切需要急救!
  换填营养土壤 抢救望其复壮
  近年来,凉山州逐渐加强了对名木古树的保护,对古树实行挂牌建档保护,这株九龙古柏就是享受这一待遇的古树之一。但是这样的保护,似乎对于受到岁月及其他多方面摧残的“九龙汉柏”还不够,这棵柏树日渐“憔悴”。
  随着西昌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九龙汉柏”实施保护工程提上了议事日程。
  西昌市林业部门和创森办专门组织专家对古树进行了“病症诊断”,并开出了“药方”,明确了救治办法。专家表示,由于树龄长、树皮老化,目前没有对其实施植皮(植树皮)的技术条件,抢救主要从地下部分着手,即根据现有的地理条件,将树冠投影范围内的硬化、瘦化(养料枯竭)的泥土全部清除,清理到古树基干部为止,再重新填埋疏松、富于养料的新泥土。同时,在树冠投影与树干2/3处开挖复壮沟,并埋入疏松透气物质和营养物质等。
  资料显示,柏树超过2000多岁的不在少数,通过换填新土的方法有望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相关部门呼吁,名木古树的保护,仅靠政府和部门行为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