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凉山频道消息 近年来,西昌市从社区实际出发,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强化社区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四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制度理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建设,努力构建街道社区党建区域化新格局。 一是抓好社区党建队伍建设,做到“有人管事”。通过面向社会选聘的方式,把政治过硬、综合素质高、熟悉社区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选配到社区党组织班子,强化“三会一课”制度,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市委与各街道党工委书记签订了《西昌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把社区党组织书记抓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把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表现纳入年终考评和党员民主评议中,着力构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好社区经费保障体系建设,做到“有钱办事”。市委把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拨出不少于5000元的专款用于社区党建工作开展。要求各街道工委按每年每名党员8-15元的标准核定并列入财政预算。一方面,严格经费管理,建立使用管理和定期自查制度,确保使用到位;另一方面,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壮大社区经济,提高有钱办事的能力。 三是抓好社区体制机制建设,做到“有制度理事”。为保证社区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发了《西昌市社区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细化了《西昌市社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标准》。社区党组织与辖区驻地单位普遍建立了联系协调机制和共建责任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社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和信息收集、汇总、上报体系。进一步巩固扩大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化市级领导和部门联系社区工作制度。 四是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有场所议事”。在社区办公场所建设上,我们积极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即市财政解决一点,驻社区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开发商拿出一点的办法,着力解决办公和活动用房问题,积极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基本的条件。各社区分别设立了党支部、办公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场所,建立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电视机、DVD等设备,征定了各类党报、党刊等学习资料,有力地把社区的党员、教育、文化和物质等资源整合到了一起,为党员和群众更好地服务提供了保障。 五是统筹资源共驻共建,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积极整合驻社区单位的物质、人才、组织资源,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辖区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讨论社区党建活动计划,构建起 “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新格局。开展形式多样的共驻共建活动,签订共建协议,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黎克元)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