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连续酷热多时的5月19日,阳光依然灿烂。临近中午时分,西昌市规划和建设局门口来了几辆车,只见市长李俊带领副市长周仕伦等一行,个个红着脸走来,显然是被大太阳晒出了颜色。此前的上午几个小时,他们一行人驱车在城里穿梭,从一环路到二环路,查看城市建设情况;还去了小庙和川兴两地,了解公交汽车中转站的建设。 在市规划和建设局会议室,建设口所属单位负责人等数十个人围坐在一起,空旷的会议室显得有一些喧闹。但很快,当李俊市长开始讲话,场内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四川看好西昌,城市上档升级 早在2008年春天,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凉山西昌视察时,提出“要逐步将西昌市建设成为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要求以提升城市功能与城市品牌为依托,大力推进“攀西城市群”建设。在此后的视察中,刘奇葆书记对西昌城市建设多次提出更高的要求。 西昌城建和过去比变化大,有目共睹;与其他省内城市横向一比,“速度滞后”的抱怨网上也可见。 刚迈进2010年没几天,州委书记翟占一到西昌调研,就一个主题,推动西昌城市建设二次跨越。他要求,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思考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城市带动功能;要突出民族特色、地域风貌,做靓“魅力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承载能力,把西昌建成川滇结合部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和环境优美、文明和谐、适宜人居的样板城市。 “第二次跨越”显然不是亦步亦趋、闲庭信步,形势逼人、时间催人。近几个月以来,西昌街头巷尾的工地越来越多,新一轮的建设已经启动,市民都期待着自己栖居的这个城市,再一次“变脸”。 落实尚有差距,市长催促进度 面对上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期望,“政府的责任大、压力也大。”市长李俊坦言,“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城市建设要上档次、上水平,现在上不了水准,后人会骂我们的。我们现在的建筑就是留给后人评说的。所以我们的责任——惟有把西昌城建设得更好。” 但是,看过一上午的城市建设,李俊市长毫不客气,批评一些项目进展缓慢,落实上有差距。 “为什么有的项目进展良好,有的项目进展缓慢?这就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有密切关系!”李俊语重心长,“这样的工作显得滞后,这样到年底咋个交账?进展不能再推了,要千方百计把时间抢出来,像‘阳光学校’一样,24小时三班倒。” 城建放弃假日,工作具体明确 在当天的会上,西昌市市长李俊对“第二次跨越”的城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第一,进一步明确责任,把每一个城建项目的责任加以切实的落实,定岗、定人、定责,全部工作进度要打表量化,并一周报一次工程进展情况; 第二,市建设口的所有干部群众取消假期,同时把人顶到工作上去,所有人都要干事,不能有人干事有人耍;重新调整组织力量,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要把时间抢回来。6条示范街的进度更是不能再推了。 第三,快速发展的城市,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体现自己的智慧、才能,审美不要停留在陈旧的意识中。成都的宽窄巷子、琴台路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实在不行就直接用他们的图纸,难道你们都还建不好? 第四,要深入细致地研究项目。比如主干道打通了,辅道怎样衔接?主体建筑建成了,附属的建筑、绿化、亮化等等怎样有机联系起来?要在大的工作推进中,整合力量,把城建的文章做深做透,增强压力感、绷紧这根弦、最后看效果。
编辑:骆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