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这既体现了本届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高度关注,也是向各级政府提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明确要求。
正如南存辉代表所说:“中外市场运行的实践证明,市场这只手是不会关照弱者的。”要实现“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仅靠住房商品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应主要靠政府的资助和努力,政府应以民生诉求为要务,要舍得拿出土地,舍得投入财力,搞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本次两会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更加重视社会发展,更大投入改善民生,用政府这只有力而温暖的手,救助和扶持中低收入人群,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中,既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也不能把一切都推给市场去解决。特别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想以市场这剂“万能良药”去解决,是发展认识上的谬误,是改革方向上的偏颇,是政府职能的“缺位”。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那里,政府关心、救助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重视不够,对公共事业建设投入不够。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到2006年底,全国657个城市中,尚有145个城市廉租房建设还是空白。这种不符合和谐发展理念的局面,应当坚决改变。
新华社记者赵鹏
编辑: 赖星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