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期

唐代写本《妙法莲华经》、“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理学家程颐著作《程氏易传》等明代刻本……四川9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它们或有重要历史和思想价值,或文化价值非凡,共同汇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青城山-都江堰申遗亲历者的单霁翔,日前带领黄觉、阎鹤祥两位“布鞋男团”成员,以及成都女生郁可唯、年轻演员郭其城,走访都江堰-青城山,探寻“活”态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不朽之功和其所体现的道法自然的大智慧。
  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青海、甘肃交界处。在这里,得益于黄河的“轻轻一拐”,九曲黄河第一湾成为“头号名片”,原生态美景的瞬息万变让人心动。那么,九曲黄河第一湾为何是在四川?且听地质旅游专家解析。
  ——人文天府,文化四川,在这里,天府周末与你每周相约。

更多
四川9部新晋"国宝"
深度审视青城山-都江堰
它为何在四川形成?

本期关注

四川9部古籍

它们或有重要历史和思想价值,或文化价值非凡,共同汇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图书馆等4家单位的9部古籍入选。9部新晋“国宝”,既有年代久远的唐代写本《妙法莲华经》,也有“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理学家程颐著作《程氏易传》等明代刻本,最晚的古籍,也在清代以上。【详细】

9部古籍 版本多样,价值非凡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我国为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古籍安全并推动其保护工作的重要评选。从2008年至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已公布6批。

  此次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四川古籍,版本多样、珍品迭出。
  北宋理学家程颐注解《周易》的哲学著作《程氏易传》,被誉为与朱熹的《四书集注》拥有同等重要的学术地位。四川省图书馆保存有明嘉靖八年姜梁刻的十二卷本。翻开泛黄的纸卷,端正清秀的字迹背后,是程颐对宇宙自然到社会人生的系统哲思。
  据介绍,程颐早年就受《易》学于周敦颐。后来他曾在洛阳讲学【详细】

唐代手写经卷 典雅清丽,流传千年

在此次入选的9部古籍中,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妙法莲华经》唐代写本,因流传千年而未毁,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部佛经的残篇为何能够脱颖而出?“仅仅从唐朝到现在一千多年仍然保存相对完整这一点,《妙法莲华经》唐代写本就已经有资格入选了。”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胡蔚感叹。
  展开川博收藏的《妙法莲华经》唐代手写卷轴,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卷轴共有两件,其中《唐人敦煌写妙法莲华经卷》长87厘米,宽25厘米【详细】

孙思邈《千金翼方》 经典药方,历久弥新

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药王”孙思邈《千金翼方》(三十卷),为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王肯堂刻本、清代孙星衍跋,因是目前传世的最早版本,而跻身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孙思邈一生行医采药,在方药学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其所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泛黄书页里,经典药方历久弥新。
  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杜鹃介绍,《千金翼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撰写的一部大型方书,该书为《千金要方》的续编,故称“翼方”。书中内容广泛,分为药录纂要、本草、妇产科病、伤寒、小儿【详细】

图集

本期关注

青城山-都江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早已声名远扬,每年迎接着八方来客。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早已声名远扬,每年迎接着八方来客。
  3月7日晚,中国首档世遗揭秘互动纪实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新一期节目《都江堰——“活”着的遗产》播出。作为青城山-都江堰申遗亲历者的单霁翔,带领黄觉、阎鹤祥两位“布鞋男团”成员,以及成都女生郁可唯、年轻演员郭其城【详细】

“活态”遗产恩泽两千年

“在2270年前,茫茫的青山,滔滔的洪水,深淘滩,低作堰,无坝引水,自行灌溉,这样的智慧的组合,无愧于‘活态’的文化遗产。”节目开头,单霁翔用这样一番话,概括了他眼中的都江堰。

  《万里走单骑》是单霁翔退休后加盟的首个综艺节目,通过“行走+揭秘”的方式,让嘉宾亲自观察、体验挖掘文化遗产地的原貌,并与游客和观众互动。而作为主要嘉宾,单霁翔宛如一本“文化百科全书”,凭借他在历史和考古领域的研究积累,也让节目具有了高浓度知识输出的价值。【详细】

工程凝聚诸多人类智慧

探寻过程中,单霁翔还特别请来了巴蜀文化专家赵文侨助阵,带领嘉宾们前往离堆公园、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地,近距离感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

  其中,宝瓶口,是李冰治水时,完全靠人力开凿出来的一个口子,宽度20米、高度40米、长度80米,因类似一个瓶子的形状而得名,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起到自行调控的节制闸的作用。通过这个瓶子,把岷江的股股清流输送到成都平原。
  “曾经大禹和鳖灵都想来这里开凿,但都没能凿开,那李冰是如何实现的呢?”赵文侨向众人释疑,“李冰想了一个方法,在烧火做饭的时候【详细】

道法自然的更高精神境界

站在岷江水边实地感受后,单霁翔和“布鞋”男团一行还攀爬上秦堰楼,从高处一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

  “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守望的,有水利工程、二王庙、伏龙观等这些物质遗产,更上一层,其实还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它所体现的这些古代的智慧、工程技术、以及岁修的这些责任。”单霁翔感叹,第三个更高层次,则是传承其精神价值,就是都江堰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法自然的精神。“当时修建这么大的一个水利工程,但是不伤害自然,不过多地干预,这是很高的精神境界。”【详细】

图集

本期关注

九曲黄河第一湾

那么,九曲黄河第一湾为何是在四川?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西向东进入四川境内时,蜿蜒曲回,平静优雅,像母亲般用厚实的臂膀将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和甘孜州石渠县一揽入怀,描绘了具有四川韵味的诗和远方。
  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青海、甘肃交界处,平均海拔3500米。在这里,得益于黄河的“轻轻一拐”,九曲黄河第一湾成为“头号名片”,原生态美景的瞬息万变让人心动。【详细】

这里是高原中的广阔盆地

黄河流经若尔盖草原那一段,即是九曲黄河第一湾,以柔美大气的曲流形式存在。

  李忠东解释,曲流,又称河曲、蛇曲河,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曲流分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是河流最为优雅和柔美的形态。自由曲流往往出现在地形的开阔区域。四川省地形复杂多变,但在主要河流的源头区域具备自由曲流的地形条件,若尔盖以及周边几个县域,恰好符合自由曲流的地形条件,黄河这一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块十分特殊的区域【详细】

地势平缓自由曲河千回百转

在四川境内的黄河段,河水大多都以曲流的形式流淌着,形态多姿柔美。

  李忠东在研究过程中得出,曲流的形成需要具备几种自然条件:一是地形要相对平坦,有一定落差,但落差很小;二是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好、松散适度,才能保持长久。川西北若尔盖所属的四川江河源头的草原区,正是蛇曲最发达的地方,草原上根系发达的地表植物能较好地“保存”自由河曲的形态,使河岸不易在流水冲刷下坍塌,具备了曲流长期存在的天然条件。现在看来,这种自由河曲主要分布于四川甘孜州石渠一带的三江源区、阿坝州若尔盖草原、青藏高原群山之间的凹陷盆地以及冰川形成的U形谷底部。【详细】

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