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期

极不平凡的2020倏忽而逝,在匆匆的时光中,总有一些人文经典值得我们花上几天时间去细读、去品味、去咀嚼、去回望。《天府周末》编辑部对一年来川观新闻、《天府周末》和《人境》周刊报道、评论或刊发了作品的作家、诗人、图书、文艺评论进行盘点总结,发布《天府周末》年度人文系列榜单。
  在建川博物馆,至今收藏着多封抗战老兵的家书。烽火硝烟里,他们把对家人的眷念化为对国家的赤诚。拳拳之心,不仅感召着抗日壮士的后人,也让今日的读者动容。
  掐指一算,还有个把月,又要过年了。那么,除了红萝卜、汤圆、腊肉、香肠,过年的餐桌上,还能有哪些新花样呢?这一期,翻开《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专家们对四川民间餐饮的详尽钩沉,将刷新川人对川菜的全新认识。
  ——人文天府,文化四川,在这里,天府周末与你每周相约。

更多
天府周末·年度图书榜
抗战老兵的家书
舌尖上的川菜

本期关注

年度图书榜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把个体与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相串联。

极不平凡的2020倏忽而逝,在匆匆的时光中,总有一些人文经典值得我们花上几天时间去细读、去品味、去咀嚼、去回望。
  《天府周末》编辑部对一年来川观新闻、《天府周末》和《人境》周刊报道、评论或刊发了作品的作家、诗人、图书、文艺评论进行盘点总结,发布《天府周末》年度人文系列榜单。【详细】

十大图书|2020年,这10本好书曾经温暖你我

盘点2020年新出版或再版的图书,《天府周末》编辑部综合考量作品的内容水平、读者反馈、社会影响等因素,精选出10本年度图书,有小说、有纪实文学、有画集、有谈话录……体裁不一而足,但都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注脚着2020这个特别之年。

  “2020《天府周末》年度图书榜·十大图书”分别是:《夜谭续记》(马识途)、《尘埃落定(全新版)》(阿来)、《生活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穿越非洲两百年》(郭建龙)、《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米莉·玛洛塔)、《文化失忆》(克莱夫·詹姆斯)、《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吴琦)、《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详细】

十大小说|它们,唤醒我们已经迟钝的观察力

小说故事恰如一段段人生阅历,从小说里,能体验到人生的百味、炎凉的世态、爱情的甜蜜、亲情的温暖、成长的阵痛……“

  《天府周末》年度图书榜·十大小说”分别是:《记忆记忆》(玛利亚·斯捷潘诺娃)、《暂坐》(贾平凹)、《烟火漫卷》(迟子建)、《少女的红围巾》(程玮)、《羊齿》(刘大任)、《你和我》(万方)、《德米安》(赫尔曼·黑塞)、《乡下人的悲歌》(J.D.万斯)、《豆棚瓜架雨如丝》(刘绍棠)、《雪山上的达娃》(裘山山)。在这些作家的笔下,生命中习焉不察的细节被放大、剖析,阅读这些小说,也许能唤醒我们已经迟钝的对生活与生命的观察力。【详细】

裘山山:2020,阅读新作也重温经典

谈到2020年的阅读,裘山山表示,因为疫情出门少的缘故,读书比往年多了一些。读书对她而言,已经是一种习惯,一年下来,虽然具体数字没统计,纸质书电子书都读了不少。

  在过去一年的阅读中,裘山山费时最长的,是读意大利女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写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前后好几个月,但感觉很值。”裘山山说,2020年她也重温了一些经典,比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白先勇的《台北人》,深深体会到,讲述人的命运永远不会过时。
  在2020年的众多阅读中,裘山山对南非作家特雷弗·诺亚写的【详细】

罗伟章:阅读就是我的生活

2020年,作家罗伟章的新作《寂静史》出版,其长篇小说《凉山叙事》更是登上《十月》杂志的10月号封面。在创作上收获颇丰的他,这一年,在阅读积累上也未曾松懈,“印象中,2020年没有哪一天没读书,只是读得多少而已。”

  对天天读书的罗伟章而言,阅读已经不再是一种消遣方式,而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说:“阅读就是我的生活。”
  人们能够从阅读中收获了什么?答案因人而异,而罗伟章更倾向于从不阅读会失去什么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不阅读的生活,对他来讲是不完整的,所造成【详细】

郭建龙:靠阅读找不到答案时,我开始写作

2020年,郭建龙的非虚构作品《穿越非洲两百年》出版,这是一部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作品,回答了郭建龙心中国对古老非洲的许多疑问。

  “我从中学开始就大量地阅读,”郭建龙说,阅读从小说开始,经典小说看得差不多了,兴趣慢慢朝历史、经济、政治、哲学等方向转移,他将这个过程称之为“阅读的迭代”。当阅读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发现很多问题仅靠阅读是没办法获得答案,于是开始自己去发现答案,将“发现的过程与结果写出来,就成了一本书,”这也是郭建龙对自己写作缘起的解释。
  郭建龙希望阅读能够成为陪伴终身的兴趣。近期【详细】

图集

本期关注

老兵的家书

拳拳之心,不仅感召着抗日壮士的后人,也让今日的读者动容。

家书,这种亲人间沟通的书信形式,往往在浓浓亲情外,传递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彰显着书写者的胸襟与情怀。在抗战时期,众多为了家国天下奔赴前线的热血男儿,他们的家书中不仅有对父母爱人的深深思念,还表达了“驱除日寇,还我中华”的热血壮志,以及誓死卫国的赤诚之心。
  在建川博物馆,至今收藏着多封【详细】

7封家书1个主题 誓死为抗战奋斗到底

建川博物馆中流砥柱馆,一组泛黄的信札静静陈列于展柜中。这是新四军军人蔡良在战时从前方寄回的家书,共有7封。从1937年到1941年,7封家书记下蔡良抗战时期的见闻,更无时不刻不在传递国家危亡、抗战到底的决心。
  
  蔡良的第一封信写于1937年11月的山西临汾。他在信中告诉家人:敌人用全部力量来进攻我国,甚至妇女儿童都送到火线上来了……“我们只有坚决抗战到底,才能使中国不致亡国,才能恢复失地【详细】

殉国壮士阵前教子 遗墨激励青年走上战场

在建川博物馆一众书信中,川军将士邹绍孟不足200字的战地家书,在80多年前就曾激励着热血青年们走上抗日战场。

  这封短信全篇只有187余字,是邹绍孟写给远在乐山五通桥家乡的儿子邹汝宁的。邹绍孟,川军第41军124师参谋长。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川军第41军124师奉命在山东省滕县守城,抗击日寇。在滕县保卫战打响前,邹绍孟收到寄自五通桥的家书。信中他得知,长子邹汝宁最近一次成绩“名列丙等”,深感不安。在3月11日的夜晚,在远处隆隆的炮火声中,他拿出纸笔给儿子写了封信。【详细】

川军将领家书预言 未来抗战要靠共产党

建川博物馆收藏的抗战家书中,有一封十分特别。这是川军将士赵渭滨在1937年出征山东前写给儿子的家信。信中,赵渭滨除了表达对儿子的关心以外,更罕见地谈起了自己对中国前途的思考。虽然加入的国民党抗战序列,但赵渭滨彼时已认为,未来的抗战要靠中国共产党。
  
  赵渭滨,成都人,抗战爆发前任川军第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同样牺牲于滕县保卫战。1938年被原国民政府追授中将,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其为烈士。
  1937年,赵渭滨已经随队开赴抗日前线。【详细】

图集

本期关注

舌尖上的川菜

名菜品、地方美食、糕点、特产等,有的耳熟能详,有的闻所未闻。

“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在四川,这些民谣人人会唱,过年与美食几乎是自然的联想。
  掐指一算,还有个把月,又要过年了。那么,除了红萝卜、汤圆、腊肉、香肠,过年的餐桌上,还能有哪些新花样呢?这一期,翻开《四川民间文化大典》【详细】

叫一声“灯盏窝” 回锅肉会答应吗?

川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主编侯光介绍:“四川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雨量丰沛,兼有山、林、水、草之利,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酿造业的发展,众多的调味名品辅佐川菜,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川菜特点主要在味,讲好吃,吃得香,不大讲究形式与色彩。”大典里,仅名菜品,专家们就梳理了28种。

  这28种名菜品,最常的莫过于回锅肉。人人都爱吃,家家都会做,但说得出它前世今生的人恐怕很少。“四川回锅肉,传说由清末成都一位凌姓翰林创制【详细】

神秘的公馆菜 也是老百姓的智慧

虽然川菜特点主要在味,不太讲究形式与色彩,但还是有例外,《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主编屈小强就特别推荐“成都公馆菜”,“清末民初,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成都是达官贵人、文化名流会聚之地,其所住的深宅大院,成都人称为‘公馆’。公馆主人对衣食居处极为讲究,对烹调技艺的追求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于是有了公馆菜。”

  一些公馆主人,创制出许多经典菜肴,密不告人。如香橙虫草鸭,它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原国民党四川省教育厅秘书长杨慎修患有肺结核病。其母善料理,按家传秘方用橙汁、虫草、老公鸭为其烹制“香橙虫草鸭”调养。三个月后【详细】

走人户需要伴手礼 四川人的选择从不让人失望

如果说过年在家吃吃喝喝是件美事儿,那么亲朋好友串串门儿,百家味百家香,更是不亦乐乎。侯光和屈小强直言,这又是不得不提的四川民间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文化——走人户。逢年过节,带着礼物穿着新衣,看望亲人、探访朋友,主人家割肉卖酒,热情款待。主人家烹饪的,是上面提到的各种美味佳肴,那么,走人户带的礼物是什么呢?自然也少不了美食——地方特产。

  桌子上端得出台面,手上提的也绝对拿得出手。在《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中,就制作的各种菜肴而言,地方特产就有51种。咸菜、泡菜之类,就有9种【详细】

【民俗多一点】

春节团圆饭
  四川民间除夕年饭,又称团年饭。其菜品丰盛,一般人家备有拌鸡(以公鸡肉做成)、回锅肉、腊肉、香肠、猪头肉、炖腊猪蹄、甜烧白、咸烧白、笋子烧肉、韭黄肉丝、腊肉汤煮红白萝卜、豆瓣鱼等。

  打牙祭
  “打牙祭”又称为“吃牙祭肉”。即旧时店主、雇主定期供店员、雇工吃有荤菜的饭,一般在夏历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并逐渐成为行业规定。清代已盛行。如《儒林外史》十八回:“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茶水、灯油都是店里供给。”《犍为县志·风俗》【详细】

图集